News information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數碼化升級對經濟社會的轉型具有重大意義。針對中小企業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國家多部委紛紛出台了多種相關政策和措施,如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中小企業數碼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網信辦啟動的「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 16 個部門共同啟動的「數碼化轉型夥伴行動」等匯聚多方資源,從能力扶持、金融普惠、搭建生態等方面賦能中小企業加快數碼化轉型,培育新經濟發展。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是全鏈條的變革,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更需要加強自身能力的培養,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方能保障各項扶持政策落地生效,保障數碼化轉型順利進行。
(一)增強自身實力
中小企業由於自身特質的局限性,數碼化轉型的基礎相對薄弱,轉型過程中面臨着管理、資金、人才、技術等各方面的壓力,在**程度上阻礙了企業數碼化轉型的進程。因此,中小企業尚需苦練內功,轉變觀念、規範管理、拓寬融資渠道、大限度調配使用好現有資源、增強盈利能力,主動適應新形勢、發揮自身優勢,推進自我變革與數碼化賦能,增強自身實力,為數碼化轉型提供必要條件,提升應對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培養數字人才
數碼化轉型過程中急需的就是跨領域懂技術的數碼化人才,包括數碼化管理人才、數碼化技術人才和數碼化業務人才。數碼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管理者對數碼化具備了敏感性和洞察能力,才能制定數碼化轉型的戰略發展佈局,找到企業經營痛點和數碼化轉型切入點;技術人才具備了數碼化專有能力或業務人才具備了數碼化技術能力,才能領悟企業的數碼化轉型戰略佈局,推進數碼化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把數碼化轉型工作落實走深。中小企業可組織員工充分利用「企業微課」、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台等線上平台學習數碼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能,從企業內部培育數碼化人才。
同時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溝通合作,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數碼化技術,企業提供數碼化培育基地,共同構建長期效率的人才孵化機制。通過內外兼修、借力順勢、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式,中小企業可以培養儲備適合自身需求的數字人才,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有效性、降低了培養成本,成為行之有效的數碼化人才培養捷徑。
(三)吃透用好政策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降低數碼化轉型成本,促進數碼化和產業化融合,國家從政府層面出台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從減稅降費財稅優惠;促進中小企業、數碼化服務商和金融機構合作;徵集推廣數碼化服務商、數碼化產品和服務;推介數碼化賦能標杆中小企業和實踐案例;組織數碼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對接活動;建設線上技術培訓平台;啟動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上雲用數賦智」活動等等匯集多方力量,從各個方面扶持助力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中小企業也應該主動作為,優化組織管理、完善體制機制、調配內外部資源,利用好扶持政策,確保重要項目、重要產品、重要服務落地生效,提升效率效能。
(四)標杆企業帶動
當前,大部分中小企業仍處於數碼化轉型探索期,對轉型路徑和轉型着力點並不是**清晰,需要優良企業帶動。優良企業也需要生態鏈上的中小企業進行互動,通過共享生產、共享數據等產生協同效應,優化生產互利共贏。優良企業可通過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分享轉型中的成功經驗和實踐案例,使尚在探索期的企業對標對表、優化路徑、降低風險、降低轉型成本。優良企業,特別是技術力量強的企業可以以行業重要業務和關鍵業務作為數碼化轉型方案的突破口,建設打造開放共享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帶動中小企業「上雲用數」,促進企業生產方式從流水線向網絡化製造轉變,逐步實現數碼化、網絡化、智能化,進而實現生態鏈上下游企業協同轉型,產生矩陣效應。